儿童心肺复苏流程包括检查反应和呼吸、呼救并启动应急系统、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可用。具体分析如下:
1.检查反应和呼吸:轻拍儿童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或正常呼吸。若无反应且呼吸异常或无呼吸,立即进入下一步流程。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2.呼救并启动应急系统:在确认儿童无反应后,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若现场有其他人,分工协作,确保急救设备尽快到位。单人施救时优先进行心肺复苏,再尽快联系专业救援。
3.进行胸外按压:将儿童仰卧于硬质平面,用单手或双手按压胸骨下半段,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频率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时保持手臂垂直,避免中断,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4.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捏住儿童鼻子,用嘴完全包住其口部,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
5.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如可用:若设备可用,立即开启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贴放电极片后避免接触儿童,分析心律后根据指示进行电击或继续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过程中需确保环境安全,避免移动儿童造成二次伤害。按压与人工呼吸需连贯,尽量减少中断。施救者应保持冷静,动作规范,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或儿童恢复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