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输尿管症是一种先天性或后天性输尿管异常扩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输尿管直径显著增大,常伴随尿液引流障碍。该病症可单侧或双侧发生,病因多样,包括原发性动力障碍、机械性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早期诊断对预防肾功能损害至关重要。
巨输尿管症的病理机制复杂。原发性病例多因输尿管末端肌肉层发育异常,导致蠕动功能丧失,尿液淤积扩张管腔;继发性病例常由尿道瓣膜、结石或肿瘤压迫引起梗阻。儿童患者以先天性为主,成人则多见于慢性炎症或手术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尿路感染、腰腹部疼痛及血尿,但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表现,需通过超声、尿路造影或CT确诊。治疗需根据病因及肾功能制定方案,轻症可采用定期随访,严重者需手术重建输尿管通路或放置支架改善引流。
预防和管理需注意多环节。孕期超声筛查有助于发现胎儿先天性异常,出生后对高危婴儿应密切监测泌尿系统。患者需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减少感染风险。术后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警惕吻合口狭窄或反流复发。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合并感染时需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避免盲目冲洗尿道。长期随访中若出现新发高血压或肌酐升高,提示潜在肾功能损伤,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