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加强营养摄入、避免密切接触他人、定期复查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遵医嘱用药:肺结核治疗需长期规范服用抗结核药物,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擅自停药或减量会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产生耐药性。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不同阶段用药方案不同,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患者不可自行更换药物。
2.保持良好通风环境:肺结核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居住空间应每天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病菌浓度。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被褥衣物要经常晾晒。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拥挤场所,减少病菌传播风险。
3.加强营养摄入:结核病消耗大量能量,需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维生素A、C能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应多食新鲜果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咳嗽症状。适当增加主食摄入,维持基础代谢需求。
4.避免密切接触他人:活动期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寝具。家庭成员需进行结核筛查,儿童及老年人更需防护。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公共场所停留时间。治愈前尽量避免拥抱等近距离接触行为。
5.定期复查病情:治疗期间每月需检查痰液菌量变化,评估药物效果。X光片能观察肺部病灶吸收情况,通常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测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完成全程治疗,通过医学确认才能停药。
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咯血加重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免疫力,过度劳累可能诱发病情反复。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治疗效果,可通过适度运动调节情绪。居住环境湿度维持在40%-60%,过于干燥易刺激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