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撞击、高处坠落或跪地伤、肌肉强力收缩、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慢性劳损或反复微小创伤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暴力撞击: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遭受外力直接打击如跌倒时膝盖着地、交通事故撞击等,易导致粉碎性或横断骨折。受伤后需立即制动,通过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
2.高处坠落或跪地伤:膝关节屈曲状态下突然跪地,髌骨受到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可能发生纵向或星状骨折。早期冷敷减轻肿胀,根据骨折程度选择保守固定或内固定治疗。
3.肌肉强力收缩:股四头肌剧烈收缩时,若髌骨受力不均,可能发生横断骨折,常见于运动中的急停或跳跃动作。需通过影像学评估骨折移位情况,无移位者可采用伸直位固定,移位明显需手术修复肌腱附着点。
4.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量减少使髌骨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需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如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同时避免高风险活动,骨折后优先考虑稳定性内固定。
5.慢性劳损或反复微小创伤:长期过度使用膝关节,如频繁深蹲或爬坡,可能导致髌骨疲劳性裂纹。减少负重活动,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裂纹扩大需手术干预。
髌骨骨折的康复需结合损伤机制和个体差异,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关重要,同时需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