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疼痛可能是长期运动、过度摩擦等原因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外伤、关节炎、痛风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有效的治疗。
1.长期运动
。如果平时经常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足跟部位劳损严重,此时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需要注意适当活动身体,避免经常做剧烈运动。
2.过度摩擦。
若是没有穿宽松舒适的鞋子,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足跟部位受到摩擦,诱发疼痛、发红等症状。需要更换宽松舒适的鞋子,也需要保护好足跟部位。
3.外伤。
若是足跟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疼痛,症状比较剧烈,甚至会出现活动困难、发红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冰敷,24小时后使用毛巾热敷,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一段时间。
4.关节炎。
如果关节部位受到无菌炎症刺激,可能会诱发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
5.痛风。
经常吃高嘌呤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在足跟部位堆积,可能会出现局部僵硬、发烫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苯溴马隆胶囊、别嘌醇片、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改善症状,能够促进尿酸代谢。
如果症状出现加重趋势,需要及时就医诊断,不要任由病情加重。平时需要注意做好足跟部位的护理工作,疼痛症状加重时不要用力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