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并非儿童专属,成年人同样可能患病。脑脊液循环或吸收障碍导致脑室内液体过多,引发颅内压增高,这种病理状态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成年患者通常因继发性病因发病,与儿童先天性因素占主导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成年人脑积水主要分为交通性与梗阻性两类。交通性脑积水常由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或颅脑外伤引起,这些情况会破坏脑脊液吸收结构;梗阻性脑积水则多因肿瘤压迫、囊肿或导水管狭窄导致循环通路受阻。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也可能间接影响脑脊液代谢。正常压力脑积水是老年群体的特殊类型,典型表现为步态不稳、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易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部分病例存在特发性病因,医学界尚未完全阐明其机制。
早期识别症状对预后至关重要。突发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需警惕急性脑积水,应立即就医。慢性进展病例中,记忆减退或性格改变等非特异性表现容易被忽视,建议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面,除针对原发病因处理外,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主流外科方案,但需警惕分流管感染或堵塞风险。术后需定期随访颅内压及神经功能评估,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分流管移位。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可能诱发脑积水的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