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和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异。淋病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直肠、咽部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早期识别临床表现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并发症发生。
淋病在男性中主要表现为尿道炎,常见症状包括尿道口红肿、瘙痒、灼热感,随后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排尿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附睾炎,表现为阴囊肿胀、疼痛。女性淋病症状相对隐匿,常见为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异味,伴有排尿不适或下腹痛。淋球菌性盆腔炎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不孕等严重后果。直肠淋病多见于肛交行为后,表现为肛门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及排便不适。咽部淋病通常无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咽痛、吞咽困难。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可发生淋球菌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
淋病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涂片镜检、培养或核酸检测。治疗应遵循早期、足量、规范原则,首选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淋病易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如衣原体、梅毒等,需全面筛查。耐药淋球菌株的出现增加了治疗难度,强调规范用药和随访复查的重要性。预防淋病需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