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是否失效可通过观察外观、存储条件和接种后免疫效果综合判断。若疫苗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瓶身破损,可能已失效。存储温度超出2-8℃范围或超过有效期,疫苗活性易受损。接种后通过血清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滴度≥0.5IU/ml视为有效,低于该值需补种。
疫苗失效主要与存储运输不当有关。狂犬疫苗对温度敏感,需全程冷链保存。若运输中温度记录不全或设备故障,疫苗可能失活。接种前应检查疫苗外观,液体疫苗出现颗粒状沉淀或冻结痕迹需废弃。冻干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颜色或浑浊不得使用。接种机构需定期校准冷藏设备,确保温度稳定。接种后14天可检测抗体水平,但暴露后接种者无需等待结果,应直接完成全程免疫。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接种过期或包装破损的疫苗。自行购买疫苗需确认冷链完整性,非专业人员不建议携带疫苗长途运输。接种后局部红肿或低热属常见反应,但出现严重过敏需就医。暴露后处置应严格按规范执行,即使怀疑疫苗失效也需先完成接种再检测抗体。实验室检测是确认免疫成功的金标准,但紧急情况下不应延误接种。医疗废物需按生物危害品处理,废弃疫苗不可随意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