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穿孔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发生感染。小穿孔通常可以自愈,而大穿孔或伴有感染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眩晕甚至中耳炎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耳膜穿孔常见于外伤、感染或气压骤变等情况。外伤如掏耳过深、头部撞击等可能导致穿孔;感染如中耳炎可能引发耳膜破裂;气压骤变如潜水或飞行也可能造成损伤。症状包括耳痛、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道流血。小穿孔通常在数周内自行愈合,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用力擤鼻。大穿孔或长期不愈可能需手术修补,如鼓膜成形术。感染性穿孔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炎症扩散至内耳或颅脑。
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避免用力擤鼻或频繁掏耳,减少气压骤变环境的活动。出现耳痛、流脓或持续听力下降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定期复查可监测愈合情况,必要时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干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是促进愈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