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确实可能引起荨麻疹,尤其是对山药过敏的人群。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的风团,伴有瘙痒。山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黏液蛋白和皂苷,可能成为过敏原,触发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组胺释放,从而引发荨麻疹症状。
山药过敏引发的荨麻疹通常在接触或食用山药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除了皮肤症状,部分人群还可能伴随口腔瘙痒、喉咙肿胀、恶心等全身反应。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度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皮肤症状,重度则可能发展为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山药过敏的机制与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有关,过敏体质或既往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接触或食用山药后出现荨麻疹,应立即停止摄入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轻度症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肾上腺素治疗。日常饮食中,过敏人群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含山药成分的加工食品。烹饪时佩戴手套可减少皮肤接触过敏原的风险。对于不确定是否过敏的人群,建议首次少量尝试并观察反应。定期咨询过敏专科医生,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