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进水后,发炎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24至72小时内可能出现感染症状。若未及时处理,细菌或真菌滋生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表现为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或发热。
耳朵进水后是否发炎取决于多种因素。外耳道结构特殊,进水后容易残留水分,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更易感染。游泳、洗澡时水压较高或清洁不当可能将水推入耳道深处,增加发炎风险。若耳道本身有轻微损伤或湿疹,进水后炎症反应可能更快出现。
预防和处理耳朵进水至关重要。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遮挡外耳道,避免水流直接进入。进水后及时用柔软毛巾吸干耳廓周围水分,或将头部侧倾,轻拉耳垂帮助排出液体。切勿用棉签深入耳道,以免将水推入更深或损伤鼓膜。若出现持续哭闹、抓挠耳朵、耳道流脓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是预防发炎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