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状胎盘通常在妊娠18-22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检测出来。这一时期胎儿及胎盘结构发育较为成熟,超声影像能清晰显示脐带插入位置与胎盘形态特征,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走行的观察更具优势。
帆状胎盘的形成与胚胎早期绒毛膜发育异常有关,脐带血管未正常嵌入胎盘实质,而是分散附着于胎膜上形成帆状结构。早期妊娠12周前因胎盘体积较小且血管分支纤细,超声检出率较低。随着孕周增长,胎盘面积扩大且血管增粗,中孕期超声检查时,若发现脐带插入点位于胎盘边缘或胎膜上,且血管呈扇形分布无华通胶保护,结合血流信号特点可初步诊断。部分病例需通过三维超声或磁共振进一步确认,尤其对于前置血管等高风险情况。
临床需警惕帆状胎盘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血管前置破裂、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或紧急剖宫产等。孕妇应遵医嘱增加产检频率,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受压。若出现阴道流血、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超声医师操作时需重点观察脐带附着点,避免漏诊。孕晚期建议结合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分娩方式需根据胎盘位置及胎儿情况个体化选择。目前尚无预防帆状胎盘的有效手段,但早诊断、严监测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