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的确诊需结合进食量明显减少且持续较长时间、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状态及活动量评估、家长喂养行为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进食量明显减少且持续较长时间:小儿厌食症的核心表现是长期食欲减退,每日摄入食物总量显著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个月。需详细记录每日进食种类、分量及进食时长,对比正常饮食标准。若伴随拒绝特定质地或气味食物,需进一步区分是否属于挑食行为。
2.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身高曲线下降,甚至出现皮下脂肪减少。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对照生长曲线图,若连续3个月处于同年龄组标准值的15%以下,或生长速度明显减缓,需警惕厌食症可能。
3.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需通过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排除贫血、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或内分泌异常。胃肠道超声或内镜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炎症等器质性病变。
4.精神状态及活动量评估:观察小儿日常行为是否伴随精神萎靡、易疲劳或过度活跃。厌食症患儿常表现为对进食兴趣缺失,但部分可能因焦虑或强迫行为掩饰真实食欲状态。
5.家长喂养行为观察:家长强迫喂食、过度关注进食量或用餐时情绪紧张,可能加剧小儿厌食。记录家庭用餐环境、互动方式及喂养策略,有助于区分生理性与心理性厌食。
确诊需综合多维度证据,避免单一指标判断。喂养困难时优先调整饮食结构与环境,必要时联合营养科与心理科干预。长期未改善需复查潜在疾病,防止营养不良影响器官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