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填塞止血、抬高患肢。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纱布或布料直接按压出血部位,通过外力作用使血管闭合,减少血液流失。按压时需保持力度均匀,避免频繁松手查看,持续压迫至少5-10分钟。若血液渗透敷料,需叠加新敷料继续按压,不可移除原有敷料。适用于浅表伤口或小血管破裂。
2.加压包扎止血:在直接压迫基础上,用绷带或三角巾对伤口施加均匀压力包扎。包扎时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松紧适度以避免肢体缺血。可配合敷料填塞伤口凹陷处增强压力效果。适用于中等量出血或无法持续徒手压迫的情况。
3.止血带止血:选择宽度超过5cm的带状物绑扎于肢体近心端,紧贴皮肤绕两圈后打结,插入短棒旋转收紧至出血停止。记录使用时间并每隔40-60分钟放松1-2分钟。仅用于动脉喷射性出血或肢体离断等危急情况,需尽快就医。
4.填塞止血:将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紧密填入深而窄的伤口内,再外加压包扎。填塞需确保物料完全覆盖出血源,避免遗留空隙。适用于贯穿伤或肌肉深部出血,操作时注意不可强行取出已凝固血块。
5.抬高患肢:将出血部位抬至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减少局部血流速度。可与其他止血法联合使用,但骨折或疑似脊椎损伤时禁止随意移动肢体。
操作时需确保环境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止血过程中观察肢体末端颜色、温度及感觉,防止缺血坏死。所有方法均为临时措施,止血后需立即送医处理深层损伤。使用止血带或填塞法必须由专业人员后续处置,不可自行延长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