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症状表现包括咽喉部出现灰白色假膜、发热伴乏力、声音嘶哑或失声、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或喘鸣。具体分析如下:
1.咽喉部出现灰白色假膜:白喉典型表现为扁桃体或咽部黏膜覆盖灰白色假膜,假膜质地较厚且不易剥离,强行撕除可能导致出血。假膜范围可能扩散至喉部或气管,阻塞气道。假膜由坏死组织、纤维蛋白和细菌共同形成,是白喉诊断的重要依据。
2.发热伴乏力:患者通常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在38℃至39℃之间,伴随全身乏力、头痛等中毒症状。发热与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关,毒素还可能损害心肌或神经组织。乏力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重症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3.声音嘶哑或失声:喉白喉患者因假膜累及声带或喉部黏膜,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声。症状逐渐加重,可能伴随干咳或犬吠样咳嗽。喉部阻塞严重时需紧急处理,避免窒息。声音变化是判断喉部受累的关键表现。
4.颈部淋巴结肿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形成牛颈样外观。淋巴结质地较硬且有压痛,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水肿。肿大淋巴结与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需与其他颈部感染鉴别。
5.呼吸困难或喘鸣:喉部或气管假膜阻塞气道时,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喘鸣音或三凹征。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口唇发绀,需立即解除梗阻。喘鸣音是气道狭窄的特异性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白喉为法定传染病,确诊后需隔离治疗并报告疾控部门。早期使用抗毒素和抗生素是关键,延迟治疗可能引发心肌炎或神经麻痹。密切观察呼吸及循环状况,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未全程免疫者应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