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硬化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调整饮食结构以低盐高蛋白为主、戒除酒精并避免肝毒性物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可通过抗纤维化药物延缓病情,晚期若出现并发症如腹水或食管静脉曲张,需针对性处理。必要时评估肝移植可行性,但需符合严格指征。医疗干预的核心是控制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2.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肝硬化患者常需联合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滥用药物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尤其避免使用不明成分的偏方。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肝硬化病史,防止药物相互作用。规范用药能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等风险。
3.调整饮食结构以低盐高蛋白为主:每日盐摄入应低于3克以减少腹水形成,优先选择鱼、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避免坚硬粗糙食物以防划伤曲张静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K,但需限制动物脂肪。营养均衡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储备,但需根据血氨水平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4.戒除酒精并避免肝毒性物质:酒精是肝硬化进展的重要诱因,必须彻底戒断。避免接触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谨慎使用中药如何首乌等可能损伤肝脏的成分。工作环境中需远离工业化学品,必要时更换职业防护措施。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每3-6个月需检查肝功能、超声及血常规,必要时增加胃镜评估静脉曲张程度。突发腹痛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诊。建立长期随访档案有助于及时发现肝癌等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感染,接种甲肝乙肝疫苗若未产生抗体。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腹水压迫,出现皮肤瘙痒勿抓挠以防破损感染。任何新症状出现均需与主治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