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目的主要涉及增效减毒、改变药性、便于制剂和储存等方面。通过特定加工方法处理药材,能够优化药物性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炮制过程可以增强药物疗效或降低毒性。部分药材生用毒性较强,经过炮制后毒性成分被破坏或转化,如附子通过蒸煮降低乌头碱含量。某些药物炮制后有效成分更易溶出,如醋制延胡索增强止痛效果。炮制还能改变药性,如生地黄性寒凉血,熟地黄经蒸制后转为温补肝肾。药材经切制、干燥后便于煎煮和制剂,如茯苓切片利于成分渗出,煅牡蛎使质地酥脆易粉碎。部分炮制方法还能矫正不良气味或延长保存期,如麸炒苍术减少燥性,酒制大黄缓和泻下作用。
需注意炮制方法需严格遵循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依据。过度炮制可能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如黄芩久煮破坏黄芩苷。不同炮制辅料酒、醋、盐等对药效影响各异,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部分药材需结合产地与品种调整工艺,如半夏因毒性需反复浸漂。炮制标准需统一,避免因工艺差异导致疗效不稳定。现代研究应进一步明确炮制机制,确保传统方法的科学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