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通常为2-8周,具体恢复周期受穿孔大小、位置、是否感染及个体差异影响。多数小型穿孔可在1个月内自行愈合,而较大穿孔或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需医疗干预。
鼓膜穿孔的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穿孔边缘的黏膜层会逐渐增生,形成薄层上皮覆盖缺损;随后纤维层开始修复,恢复鼓膜的强度和结构;最后黏膜层完全再生,穿孔完全闭合。若穿孔面积小于鼓膜的25%,且未继发感染,自愈率较高。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呛水或耳道受压,防止气流或液体冲击影响愈合。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炎症,否则可能转为慢性穿孔,需手术修补。
恢复期间需严格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或洗头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堵住外耳道。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以免气压变化导致鼓膜二次损伤。禁止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除非医生开具,以免带入病原体。如出现持续耳痛、流脓、听力下降或头晕,需及时复查,判断是否出现中耳炎或内耳并发症。愈合后需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测,确认鼓膜完整性及传导功能是否恢复。少数反复感染或超过3个月未愈的穿孔,需考虑鼓膜成形术或贴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