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是中医学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脾阳与肾阳不足导致的虚寒症状。常见表现包括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久泻不止、五更泄泻、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肢体浮肿等,舌象多淡胖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脾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源于脾阳不足与肾阳亏虚的相互影响。脾阳不足导致运化失职,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肾阳亏虚则引发腰膝冷痛、生殖功能下降、下肢浮肿。五更泄泻是脾肾阳虚的特征性表现,多因黎明时分阳气未振,阴寒内盛所致。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口淡不渴等全身虚寒症状也较为常见。长期脾肾阳虚可能影响水液代谢,加重水肿或痰饮内生。
调理脾肾阳虚需注重温补脾肾阳气,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绿豆等。艾灸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温阳散寒。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方剂可辨证使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日常需防寒保暖,尤其避免腰腹部受凉,适当进行慢跑、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以助阳气升发。若出现严重水肿或持续腹泻,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