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最常用的针具长度是1.5寸约40毫米和1寸约25毫米。这两种规格的针具适用于大多数穴位和常见病症治疗,尤其适合四肢、头面及躯干等肌肉较薄部位的针刺操作。
针灸针的长度选择需结合穴位解剖特点与治疗需求。1.5寸针因其适中的长度,既能满足深刺需求如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又可灵活用于浅刺如面部穴位。1寸针则多用于皮肉浅薄处或儿童患者,例如耳针、手指穴位等。3寸针约75毫米偶尔用于臀部或大腿等肌肉丰厚区域,但使用频率较低。针具粗细通常为0.25-0.30毫米,过粗易增加疼痛感,过细则可能影响得气效果。
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针具长度需根据患者体型调整,肥胖者可能需更长针具,而消瘦者宜选短针。进针角度与深度也需结合穴位特性,如胸背部穴位应斜刺或平刺,防止伤及内脏。初次接受针灸者可能出现晕针,需采取卧位并密切观察。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施针,避开禁忌穴位。针具材质以不锈钢为主,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弯曲或锈蚀,确保安全性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