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最常用的针具长度是1.5寸约40毫米和3寸约75毫米的毫针。这两种规格的针具能够覆盖大多数临床需求,适用于不同部位和深度的穴位刺激。
1.5寸针多用于四肢、头面及肌肉较薄的部位,如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这类针具长度适中,操作灵活,既能保证足够的刺激深度,又避免因过长造成不适。3寸针则常用于肌肉丰厚的区域,如臀部或大腿部位的环跳、承扶等穴位,需更深层次的透刺以达到治疗效果。0.5寸或1寸的短针多用于耳针或浅表穴位,而更长规格如4寸以上的针具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透穴疗法或特定深部刺激。
选择针具时需结合患者体型、穴位位置及治疗目的。操作前必须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对于初次接受针灸者或敏感部位,宜选用较细的针如直径0.25毫米以减少疼痛。进针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尤其胸背部穴位需谨慎,防止气胸等并发症。体质虚弱者或孕妇应避免强刺激,部分穴位如合谷、三阴交在孕期禁用。针灸后可能出现短暂酸胀或淤血,属正常现象,但若持续疼痛或出现晕针,需立即处理。临床经验与解剖知识是安全施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