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痰中带血或咯血、午后低热或夜间盗汗、体重明显下降、胸痛或呼吸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持续咳嗽超过两周:肺结核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初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有黏液痰或脓性痰。咳嗽在晨起或夜间较为明显,常规止咳药物效果不佳。若咳嗽持续两周以上且无其他明确原因,需警惕肺结核可能。
2.痰中带血或咯血:结核病灶侵犯肺部血管时可能导致痰中带血丝,严重时出现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变范围相关,少量咯血可能仅为痰中混有血丝,大量咯血则可能危及生命。出现此类症状需立即就医。
3.午后低热或夜间盗汗: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午后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伴有乏力感。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甚至浸湿衣物,这种盗汗与普通出汗不同,多为疾病活动期的表现。
4.体重明显下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消耗体内营养,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显著减轻,伴随食欲减退、全身倦怠。体重下降通常与发热、盗汗等症状同时出现,是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
5.胸痛或呼吸困难:肺部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引发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若病灶范围较大或合并胸腔积液,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胸痛性质多为钝痛或刺痛,需与心脏疾病鉴别。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同时注意隔离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康复。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确保用药规范,防止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