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出现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引发脱水,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应第一时间采取补液措施,并判断脱水程度,必要时立即就医。
腹泻引起的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唇稍干、尿量略减,可通过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度脱水会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重度脱水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冰凉、无尿,必须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同时增加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减轻肠道负担。补液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尿量和精神状态,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注意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补液时需少量多次,每次5-10mL,每10-15分钟一次,防止呕吐。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高热或补液后仍无尿,需紧急就医。未消毒的奶瓶或辅食可能加重腹泻,所有喂养器具需严格消毒。预防脱水比治疗更重要,腹泻初期就应开始补液,每次排便后补充50-100mL液体。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常见病毒性腹泻,建议按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