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缓解肚子痛有一定作用,尤其对寒凉、气滞或脾胃虚弱引起的腹痛效果较明显。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艾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温经,调和气血,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艾灸治疗肚子痛的原理基于中医寒者热之的理论。腹部受凉或饮食生冷导致的痉挛性疼痛,艾灸可温暖中焦,驱散寒气;对于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胀痛,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能健脾和胃,促进运化。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的热效应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炎症反应。操作时需选择质量好的艾条,对准神阙肚脐、关元等穴位悬灸或隔姜灸,每次15-20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使用艾灸时需注意安全。皮肤破损、感染或急性炎症如阑尾炎引起的腹痛禁用艾灸,孕妇腹部穴位慎灸。艾灸过程中避免烫伤,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烟雾过量吸入。若腹痛持续或加重,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艾灸作为辅助疗法,需结合体质辨证,长期反复腹痛者应咨询中医师制定综合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