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晃动的不平衡感。引起眩晕症的原因多样,主要涉及前庭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前庭系统异常是眩晕症最常见的病因。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均可导致眩晕发作。耳石症因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短暂性眩晕,梅尼埃病则与内淋巴积水有关,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干或小脑缺血、出血、肿瘤等也可能导致眩晕,这类眩晕常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复视、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全身性疾病如低血压、贫血、低血糖或心律失常等,可能因脑部供血不足引发非特异性眩晕。
眩晕症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发作期间应保持静止,防止跌倒受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监测基础疾病,避免诱发或加重眩晕。长期反复眩晕或伴随严重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时,需紧急排查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疾病。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或突然改变体位,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眩晕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