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心脏血液不足或血液滋养功能减弱,导致心神失养、心功能失调。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多因长期思虑过度、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引起。
心血虚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过度用脑或情绪紧张会耗伤心血,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慢性疾病或失血过多可能导致血液亏虚,无法充分滋养心脏。脾胃虚弱时,气血生化不足,也会间接导致心血不足。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明,心血虚不仅影响心脏本身,还会导致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神志异常表现。
调理心血虚需注意多方面。饮食上可多摄入红枣、桂圆、猪肝等补血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太极拳或散步。情绪管理尤为重要,避免长期焦虑或抑郁。若症状严重,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归脾汤、四物汤等方剂调理,不可自行滥用药物。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现代医学疾病,以便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