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和痛风可通过疼痛部位、发作特点、伴随症状、检查结果、病程发展进行区分。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部位:关节炎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呈对称性发作;痛风首次发作常出现在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位置固定且不对称。关节炎可能伴随关节周围广泛压痛,而痛风局部红肿热痛更显著,皮肤可能发亮。
2.发作特点:关节炎疼痛多为渐进性加重,活动后症状明显;痛风发作突然,常在夜间或清晨达到高峰,疼痛剧烈如刀割。关节炎晨僵时间较长,痛风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
3.伴随症状:关节炎可能伴随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痛风发作时常见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严重者皮下形成痛风石。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皮下结节,但与痛风石质地不同。
4.检查结果:关节炎患者血液检查可能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显著升高,关节液检查可见针状尿酸盐结晶。影像学检查中,关节炎多显示关节间隙狭窄,痛风早期可能无骨质改变。
5.病程发展:关节炎症状持续存在且逐渐进展;痛风若不干预会反复发作,后期可能累及多个关节并造成永久损伤。关节炎功能损害更早出现,痛风肾功能异常风险更高。
出现关节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饮食控制对痛风尤为重要,高嘌呤食物需严格限制。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关节保暖,适度活动保持功能。两类疾病均需长期管理,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