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感染途径是什么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感染途径主要为血源性感染。

展开来说,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多发生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多为血源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由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的上颌骨皮质薄,骨髓质多,血管丰富,一旦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如脐炎、皮肤疖肿等,细菌可经血液循环传播至上颌骨,引起上颌骨骨髓炎。局部感染扩散也可能导致上颌骨骨髓炎,比如邻近组织的炎症,如牙龈炎、根尖周炎等,也可能蔓延至上颌骨。

进一步扩展,这种感染途径的特点使得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可能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哭闹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眶下及面颊部肿胀、充血,后期可形成脓肿,甚至导致眶周蜂窝织炎、眶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一旦发生上颌骨骨髓炎,病情可能进展迅速,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对于婴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上颌骨骨髓炎的可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和保健,预防感染的发生,减少血源性感染的机会。

展开全文
2024-08-29 浏览 5
相关文章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杏林普康

客服电话:0756-7770907  客服微信:yswx066 客服邮箱:kangpuyun@xinglinpukang.com © 2025, XINGLINPU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116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全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在线预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