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退虚热、杀虫止痒、利湿退黄等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解毒:蒿子性寒凉,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适用于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现代蒿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配合其他药物可增强疗效。
2.凉血止血:蒿子能清解血分热邪,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症状,如鼻衄、咯血、便血等。其有效成分可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对于轻度出血症状,单用即可见效,严重者需配伍其他止血药物以增强效果。
3.退虚热:蒿子对阴虚内热或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导致的低热、盗汗、骨蒸潮热有显著效果。其退热机制可能与调节体温中枢、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常与滋阴药物同用,标本兼顾,改善长期低热症状。
4.杀虫止痒:蒿子外用可杀灭寄生虫,缓解皮肤瘙痒,常用于疥疮、湿疹、蚊虫叮咬等。其挥发油成分对疥螨、虱子等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能减轻局部过敏反应。煎汤外洗或研末调敷均可,安全且副作用小。
5.利湿退黄:蒿子能促进湿热排泄,改善肝胆湿热导致的黄疸、小便不利。其利胆作用可加速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多与茵陈等配伍,增强退黄效果,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辅助治疗。
蒿子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合理使用需结合体质与症状,避免过量导致寒凉伤胃。外用时注意过敏测试,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