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缓解某些疾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针灸能直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或逆转晶状体混浊。老年性白内障主要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起,属于器质性病变,其根本治疗仍需依靠手术置换人工晶体。针灸可能通过调节局部气血循环或缓解伴随症状如眼疲劳间接辅助改善眼部舒适度,但无法替代现代医学的针对性治疗。
从中医理论分析,白内障被归为圆翳内障范畴,认为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睛明、攒竹、太阳等穴位,理论上可促进眼周气血运行,缓解视物模糊、干涩等不适。部分临床观察显示,针灸联合中药可能延缓早期白内障进展,但这类研究样本量较小,且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现代医学明确提示,晶状体混浊一旦形成,药物或物理疗法均无法使其重新透明化。若患者希望通过针灸调理体质或减轻不适,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明确治疗目标为辅助保健而非根治。
针灸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尤其眼部周围皮肤薄弱,不当刺激可能引发风险。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应谨慎施针。患者若已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如视力低于0.3,或确诊为成熟期白内障,拖延手术可能导致并发症,如青光眼或葡萄膜炎。针灸期间需定期复查眼底,一旦符合手术指征,应及时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任何宣称针灸彻底治愈白内障的说法均缺乏科学依据,患者需理性看待疗效,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