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反射异常。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喂养困难、过度哭闹或异常安静,部分患儿伴随癫痫或视听障碍。典型表现是3个月后仍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9个月无法独坐,1岁后无法站立行走,这些运动里程碑的延迟需高度警惕。
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肌张力增高型患儿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低下型则呈现软弱无力状态。不自主运动型会出现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共济失调型表现为平衡能力差。约半数患儿合并智力障碍,部分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吞咽困难。异常姿势如剪刀步、尖足、角弓反张等特征明显。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紧张性颈反射持续存在,而保护性反射延迟出现。
观察新生儿表现时需注意与正常发育差异区分,短暂性肌张力异常可能无需过度担忧。早产儿或出生窒息史的高危群体应定期进行发育评估。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转诊专科医院,通过全身运动评估GMs、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家庭监测要重点关注运动发育进度,避免仅凭单一症状妄下结论。康复干预越早效果越好,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采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母乳喂养和营养支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