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与疱疹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表现及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溃疡;疱疹则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群集性水疱,且易复发。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及手足部位的皮疹,部分病例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疱疹则分为HSV-1和HSV-2型,前者多引起口唇周围疱疹,后者多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疱疹的水疱通常较小且密集,伴有灼痛或瘙痒,痊愈后病毒可能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手足口病多为一次性感染,痊愈后具有免疫力,但可能因不同血清型病毒再次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儿分泌物,疱疹则需避免与感染者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疱疹患者发作期需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疱疹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两类疾病均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疱疹可外用或口服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