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在传统医学中确实可用于治疗湿疮。其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对湿热蕴结型皮肤疾患有一定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渗出、瘙痒的湿疮症状。
苦楝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苦楝素、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真菌的作用。临床应用中,常将苦楝皮煎汤外洗或研末调敷患处,通过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减轻红肿、渗液及瘙痒。现代研究也表明,苦楝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这为其治疗湿疮提供了科学依据。苦楝皮与其他中药如黄柏、地肤子配伍使用,可增强疗效。
使用苦楝皮时需注意其毒性,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慎用,避免内服。外用时需控制浓度,首次使用前建议小范围测试皮肤耐受性。若湿疮溃烂严重或合并感染,应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苦楝皮治疗。储存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霉变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