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能对部分耳鸣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无法作为独立治疗手段。耳鸣成因复杂,涉及耳部疾病、神经功能紊乱、气血不足等多种因素,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从而减轻某些功能性耳鸣。但器质性病变或严重听力损伤导致的耳鸣需结合医学检查与专业治疗。
艾灸治疗耳鸣通常选取耳周穴位如听宫、翳风,配合远端穴位如足三里、太溪。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渗透穴位,促进经络气血通畅,部分患者反馈灸后耳闷胀感减轻或耳鸣频率降低。现代研究认为,艾灸的温热效应可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对因微循环障碍或疲劳引发的耳鸣或有辅助效果。但需注意,目前临床证据尚不充分,疗效与操作手法、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进行艾灸前需明确耳鸣病因,排除肿瘤、突发性耳聋等急重症。糖尿病患者、皮肤敏感者慎防烫伤,艾灸时保持环境通风。单次艾灸不超过30分钟,若出现头晕、灼痛需立即停止。治疗期间避免熬夜、噪音刺激,建议同步记录耳鸣变化。若连续两周未见改善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正规诊疗。艾灸可作为辅助调理方式,但不可替代耳科检查与药物、手术等必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