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药物、腹腔穿刺放液、输注白蛋白以及考虑肝移植。具体分析如下:
1.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过量钠会加重水钠潴留,限制钠盐可减少腹水生成。同时需监测尿钠排泄,确保饮食控制有效。严重者可短期采用无盐饮食,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2.使用利尿药物:首选螺内酯联合呋塞米,两者协同作用可增强利尿效果。螺内酯拮抗醛固酮,减少钠重吸收;呋塞米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用药期间需监测体重、尿量及电解质,避免低钠血症或肾功能恶化。若效果不佳,可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腹腔穿刺放液:适用于大量腹水或呼吸困难者,每次放液不超过5升以避免循环功能障碍。放液后需补充白蛋白防止低血容量。反复穿刺需警惕感染风险,操作需严格无菌。该方法为对症治疗,需结合其他措施控制腹水复发。
4.输注白蛋白: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合成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加重腹水。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渗透压,减少液体外渗。通常与穿刺放液联用,每放1升腹水补充8克白蛋白。长期使用需评估经济负担及潜在过敏反应。
5.考虑肝移植:终末期肝硬化腹水反复发作或合并肝肾综合征时,肝移植是根治手段。需评估患者肝功能、全身状况及匹配供体。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随访排斥反应及感染风险。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及肾功能,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脱水或肝性脑病。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改剂量。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需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及时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