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表现为乏力与食欲减退、腹水与下肢水肿、黄疸与皮肤瘙痒、肝掌与蜘蛛痣、呕血与黑便。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与食欲减退:肝硬化早期常见症状是全身乏力,伴随食欲明显下降。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肌肉无力。消化系统受累时,胃部胀满感加重,进食后易出现恶心,严重时体重持续减轻。
2.腹水与下肢水肿: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渗出,形成腹水,腹部膨隆明显。同时血浆白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下肢因重力作用出现凹陷性水肿,久坐或站立后加重。
3.黄疸与皮肤瘙痒: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发皮肤、巩膜黄染。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全身皮肤瘙痒,尤其夜间更为明显,抓挠后可能出现皮肤破损。
4.肝掌与蜘蛛痣: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毛细血管扩张,手掌大小鱼际处出现片状充血称为肝掌。面部、颈部及上胸部可见放射状红疹,中心凸起,按压褪色,称为蜘蛛痣。
5.呕血与黑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大量血液经呕吐物排出,呈鲜红色或咖啡渣样。部分血液经肠道消化后随粪便排出,形成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高脂饮食及饮酒。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