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是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斑块。常见于新生儿和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可能影响进食和睡眠,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鹅口疮的典型症状是口腔黏膜上出现乳白色凝乳状斑块,多见于舌面、颊黏膜、上颚或牙龈。这些斑块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可能留下红色创面,甚至轻微出血。部分宝宝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拒食或进食时哭闹,因口腔不适影响正常喂养。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轻度发热或口腔异味,但通常不会引起全身性感染。若未及时处理,斑块可能扩散至咽喉或食管,导致更严重的吞咽困难。
预防和护理鹅口疮需注意口腔卫生。哺乳前后清洁乳头或奶嘴,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用品如奶瓶、安抚奶嘴需定期消毒。母乳喂养的妈妈需排查自身是否有真菌感染,如乳头瘙痒或脱屑。治疗通常使用抗真菌药物涂抹口腔,但需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饮食上可适当喂温水清洁口腔,避免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黏膜。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发热、拒水、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并发症。日常注意增强宝宝免疫力,减少抗生素滥用,降低真菌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