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急性脂肪肝需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超声影像。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妊娠急性脂肪肝会导致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水平上升,白蛋白降低。肝功能检查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帮助判断病情进展。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也可能异常,但特异性较低。严重时可能出现肝酶胆红素分离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2.凝血功能:该病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增加出血风险。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对评估病情严重性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3.血常规:妊娠急性脂肪肝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白细胞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需警惕溶血或出血可能。
4.肾功能:由于肝脏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急性肾损伤。尿量减少和电解质紊乱也需密切监测。肾功能恶化是病情加重的标志之一,需及时干预。
5.超声影像: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和密度变化,典型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超声还能排除胆道梗阻或其他肝脏疾病。必要时可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妊娠急性脂肪肝进展迅速,需立即住院治疗。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避免延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必要时进行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