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一般不会通过血液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含有肺炎支原体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这些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导致肺部出现炎症,表现出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由于肺炎支原体主要在呼吸道局部起作用,很少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基本不会通过血液感染人体。
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防御机制来看,血液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成了一道屏障,阻止病原体直接进入血液。对于肺炎支原体这种主要侵犯呼吸道的病原体,缺乏突破这一屏障进入血液的能力。而且即使有极少量肺炎支原体偶然进入血液,也会很快被血液中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难以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