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的一个疗程通常为7到10天,具体天数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疗程长短由医生评估后确定,部分慢性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急性症状可能较短。
针灸疗程的安排与病情性质、体质强弱密切相关。对于疼痛类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肩周炎,连续治疗5到7天可能见效,后续改为隔天或每周两次巩固。内科疾病如失眠或消化不良,可能需要10到15天形成累积效果。体质较弱者需延长间隔,避免过度刺激。现代临床常结合西医诊断,动态调整方案,例如配合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空腹扎针,防止晕针。针刺后4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防止寒邪入侵。皮肤感染、出血倾向或孕妇特定部位禁用针灸。部分人会出现短暂酸胀感,属正常针感,但若持续头晕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反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针具消毒合规,降低感染风险。疗程结束后需复查,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