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诊白喉需结合临床表现、咽拭子培养、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测、病理组织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白喉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特征性表现为咽部灰白色假膜形成,假膜紧密附着且强行剥离易出血。重症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心肌炎等并发症。临床需与链球菌性咽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
2.咽拭子培养:采集患者咽部假膜边缘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白喉棒状杆菌是确诊金标准。培养需使用特殊培养基如吕氏血清斜面,阳性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培养时间通常需24至48小时。
3.涂片镜检:取咽部分泌物或假膜组织直接涂片,经革兰染色或亚甲蓝染色后镜检。若发现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呈V形或栅栏状排列,可初步提示白喉感染,但需与类白喉杆菌鉴别。
4.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白喉毒素抗体水平辅助诊断。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该方法适用于疑似病例但培养阴性时,或评估免疫接种效果。
5.病理组织检查:对难以获取假膜的深部组织或疑似皮肤白喉病例,可进行活检。病理可见黏膜或皮肤溃疡伴假膜形成,组织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特殊染色可显示杆菌分布。
确诊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差。早期识别对治疗至关重要,延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上报,密切监测心肺功能。预防以疫苗接种为主,接触者需医学观察并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