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等组织。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继发于未经规范治疗的链球菌性咽炎或扁桃体炎。风湿热的典型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心脏瓣膜损害。
风湿热的发病机制与链球菌感染后的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链球菌细胞壁的M蛋白与人体心肌、关节等组织存在分子模拟现象,诱发交叉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诊断主要依据修订的Jones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链球菌感染证据。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升高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治疗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青霉素根除链球菌、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长期预防需定期注射长效青霉素,防止复发。
预防风湿热的关键在于及时规范治疗链球菌性咽炎。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既往有风湿热病史者需严格遵循二级预防方案,定期接受青霉素注射直至成年。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增强体质,避免链球菌重复感染。风湿热患者应限制剧烈运动,定期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瓣膜情况。妊娠期女性若存在风湿性心脏病需接受产科和心内科联合管理。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但尚无针对A组链球菌的特异性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