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的正常宫缩压力通常在40-60毫米汞柱mmHg之间,活跃期宫缩强度可达60-80mmHg,而第二产程用力阶段可能达到80-100mmHg。宫压通过子宫收缩监测仪测量,反映子宫肌肉收缩的强度,是评估产程进展的重要指标。
宫缩压力随产程阶段动态变化。潜伏期宫缩较弱,约20-30mmHg,持续时间短且间隔长。进入活跃期后,宫压逐渐增强至40-60mmHg,频率增至每3-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40-60秒。第二产程时,宫压峰值可达100mmHg以上,配合产妇腹肌用力推动胎儿下降。宫压不足可能导致产程延长,需通过药物或人工破膜加强宫缩;宫压过强则可能引发胎儿窘迫,需及时干预。
监测宫压需结合胎心监护,避免孤立解读数据。产妇体位改变、情绪紧张或脱水可能影响宫缩模式。医疗团队需根据宫压曲线、宫颈扩张速度及胎儿状况综合判断。若宫压持续低于30mmHg或超过100mmHg并伴随胎心率异常,需警惕子宫破裂或胎盘早剥等并发症。自然分娩中,宫压个体差异较大,需动态评估而非仅关注单一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