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确实可能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盆底肌肉和韧带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加。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阴道分娩,可能进一步拉伸或损伤盆底组织,导致支撑结构减弱,从而引发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孕期激素变化会使结缔组织松弛,为分娩做准备,但也可能降低盆底支撑力。多次妊娠、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或器械助产等因素会进一步加重损伤。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或产后过早体力劳动,也可能加速脱垂进程。并非所有孕妇都会出现子宫脱垂,但高风险人群需格外关注。
预防和早期干预是关键。孕期应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胎儿过大;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强化盆底肌。出现下腹坠胀、漏尿或阴道异物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轻度脱垂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