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患者可以怀孕,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综合评估。轻中度子宫脱垂通常不影响受孕,但妊娠可能加重脱垂症状;重度脱垂可能降低自然受孕概率,需先进行医学干预。怀孕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盆底功能及子宫位置,制定个性化方案。
子宫脱垂是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导致的子宫位置下移。轻度脱垂患者怀孕后,随着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脱垂部位,引发尿失禁、下坠感等症状;中重度患者妊娠期风险更高,如宫颈水肿、感染或早产。孕前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或手术修复可改善条件。若已怀孕,需密切监测,避免腹压增加的动作,如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部分患者需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以减少盆底进一步损伤。产后需加强康复训练,防止症状恶化。
注意事项包括孕前务必完成全面妇科检查,尤其是盆底肌力评估;妊娠期需定期复查子宫位置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立即就医;避免便秘、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分娩方式需由产科与妇科医生共同商议。产后42天是盆底康复黄金期,建议尽早介入电刺激或生物反馈治疗。备孕期间可补充胶原蛋白增强结缔组织弹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重脱垂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可能需优先治疗再考虑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