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手足口病初期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至39℃之间,部分病例可达40℃。发热通常持续2至3天,可能伴随寒战或四肢酸痛。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正常免疫反应,通过升高体温抑制病毒复制。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需警惕病情加重可能。
2.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及硬腭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点,迅速进展为灰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溃疡导致疼痛明显,婴幼儿常表现为拒食、流涎。口腔病变通常在1周内愈合,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3.手足皮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周围有炎性红晕。皮疹不痛不痒,通常不破溃,5至7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疤痕。少数病例皮疹可能扩散至四肢近端,但躯干部位较少见。
4.食欲减退: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常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拒食等现象。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哭闹、烦躁不安。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和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营养。
5.精神不振:部分患儿表现为嗜睡、乏力或异常烦躁,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若出现持续萎靡、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需立即就医评估。
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衣物被褥需定期消毒,使用温水清洁皮肤。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意识改变时,务必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诊治。恢复期仍需隔离观察,直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