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与石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虽然名称相近且同属天南星科,但在形态、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菖蒲Acoruscalamus又称水菖蒲,叶片宽大呈剑形,根茎粗壮,多生于沼泽或浅水区域。其药用部位为根茎,含挥发油成分如β-细辛醚,传统医学中用于开窍化痰、醒神益智,但因其含有的黄樟醚可能具神经毒性,现代应用需谨慎。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叶片较窄且质地硬,根茎细瘦,常见于溪边石缝,挥发油以α-细辛醚为主,药性温和,更常用于安神、化湿和胃,安全性较高。
使用两类药材时需注意区分。菖蒲因毒性限制,内服需严格控量,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石菖蒲虽毒性较低,但长期过量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二者外观易混淆,采购时应通过叶片宽度、根茎形态及气味鉴别。现代石菖蒲的活性成分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更显著,而菖蒲的某些衍生物已被限制使用。临床配伍需遵循中医辨证原则,避免替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