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狭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该疾病属于先天性解剖异常,输尿管走行于下腔静脉后方受压导致梗阻,长期不处理可能引发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是解除机械性梗阻的根本方法,尤其对于已出现明显症状或肾功能异常的情况。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狭窄的手术指征需综合评估。影像学检查如CT尿路造影或MRU可明确狭窄位置与程度,肾功能检查及肾动态显像能判断分肾功能。无症状且肾功能稳定的轻度狭窄可暂观察,但多数病例需手术干预。主流术式为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将受压段输尿管切断后重新吻合于下腔静脉前方,必要时联合肾盂成形术。微创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首选方案。术后需监测吻合口通畅性及肾功能恢复情况。
术前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输尿管狭窄,术后警惕吻合口瘘或再狭窄。长期随访必不可少,定期复查超声或肾功能至少持续2年。妊娠期患者若出现狭窄加重,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注意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吻合口撕裂,出现腰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合并尿路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再手术。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者需谨慎评估手术耐受性,必要时考虑输尿管支架置入等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