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常见的类型有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类型,病变主要发生在支气管及周围肺泡。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治疗以抗感染和对症支持为主,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年长儿,病变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寒战、胸痛及铁锈色痰。肺部体征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实变体征。治疗需选用覆盖肺炎链球菌的抗生素,重症需住院观察。
3.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炎症为主,常见于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症状以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特点,肺部听诊啰音较少。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改变。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治疗,部分病例可能进展为慢性肺疾病。
4.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因异物或分泌物误吸入肺部引起,多见于吞咽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患儿。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治疗需清除气道异物,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处理原发疾病以减少复发风险。
5.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多见于学龄儿童。起病缓慢,症状以顽固性干咳、低热为主,肺部体征常不明显。血清学检查或核酸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程需足量以避免复发。
肺炎患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及血氧饱和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随意停用抗生素。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