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剧烈疼痛及压痛、患肢肿胀及皮下瘀斑、上肢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骨折处异常活动或骨擦感、患肢可能出现畸形或短缩。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剧烈疼痛及压痛:骨折后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疼痛感明显且持续,触碰或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骨折端移位可能压迫周围软组织,导致压痛范围扩大。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粉碎性骨折疼痛更剧烈。
2.患肢肿胀及皮下瘀斑:骨折导致周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形成肿胀。皮下出血随时间扩散,出现青紫色瘀斑。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严重时可压迫神经血管。
3.上肢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骨折后肌肉收缩可能加重移位,患者主动避免活动。关节邻近骨折时,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肱骨近端骨折可能影响肩关节外展,远端骨折可能限制肘部屈伸。
4.骨折处异常活动或骨擦感:骨折端不稳定时,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移动患肢可能触及骨折端摩擦感,伴随特征性声响。此表现需谨慎检查,避免二次损伤。
5.患肢可能出现畸形或短缩:骨折端重叠或成角移位时,患肢外观异常。肱骨干骨折可能出现上肢弯曲,完全断裂时患肢长度缩短。畸形程度与外力方向和骨折类型相关。
骨折后需立即固定患肢避免移位加重,冰敷缓解肿胀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就医前不可自行复位,搬运时需托扶骨折近端和远端。康复期需按指导逐步恢复活动,过早负重可能影响愈合。定期复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调整固定方式。